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人生最後一哩路 可以有不同選擇

阿蘭奶奶,是一位巴金森氏症末期合併失智症末期的患者,在一年內退化到完全失能,臥床加上無法進食。去年初因肺炎住院,出院後裝上鼻胃管並轉介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的居家醫療照護整合團隊。

收案後的半年,隨著疾病的進展跟體力的衰弱,阿蘭奶奶進出醫院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但每一次出院後奶奶的整體狀況卻是每下愈況,在跟家屬不斷地溝通後,決定將奶奶轉為居家安寧的個案,最後在子女們的陪伴下逝世,由團隊前往個案家中開立死亡診斷書。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沈怡伶說,目前在臺灣社會,能接受居家安寧概念的民眾不多,對正在推動居家安寧的團隊來說是個困境。因華人社會文化的影響下,我們不願意在長者面前談到「死」,但避而不談就代表不會遇到嗎?而或是在遇到的時候匆促地面對,甚至跟其他家人間有些來不及說的遺憾?

而大多數在目前接受居家醫療的個案中,有許多已經是長期臥床合併重度失智,早就無法表達自己希望善終的地點,子女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無法取得共識,一旦發生狀況也只能往醫院送。急診室的醫師面對一位陌生個案,也只能全套檢查從頭做起,即使家屬簽立了不急救同意書,但對末期個案來說仍然是煎熬,這也是遲遲無法將居家安寧的概念跟理念推廣的絆腳石。

沈怡伶表示,2009年日本厚生省的數據顯示全國只有12%的人在家中逝世。而對生命末期的個案做的調查發現,高達60%的人希望在家中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光。這當中也存在不少跟我們一樣的困境,也因此相關政策、制度與機構孕育而生。

在熟悉的環境,熟悉的家人旁,走完生命最後的一哩路,其實是一件非常圓滿的事。不一定是要用醫療儀器才能代表「盡心盡力」。緩和醫療是種需要內化的概念,需要我們用心思考跟體會。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