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染演繹三峽美學 傳遞文化人情更美
選一個仲夏的好日子,前往窄仄的三峽老街巷弄,沿著紅磚牆尋去,藍染工作坊小小的店招就在眼前飄動,在晴空下散發悠遠的在地歷史;然而這裡的人情味,卻遠比染料的靛藍更濃、更深。
文/李奕昀‧攝影/張裕民
三角湧文化協進會現任總幹事劉美鈴,身穿藍染背心不疾不徐地打開染坊大門,開始閒話家常。十幾年前她還是個門外漢,對當地文化了解不深,如今隨手拈來即是地方故事與歷史掌故,在地人的親切感透過言行不禁傾瀉而出。
藍染上癮停不了
劉美鈴原本為三峽地方醫院的行政人員,後來醫院因為健保新制面臨改組,她期待生涯有新的發展,於是離開服務十年的工作崗位。在待業中,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剛好缺一名助理,她便前去幫忙,原是為了打發時間,哪知日後一頭栽進藍染的「大染缸」。
她回憶起早期學員上山採集馬藍的情形,「由於我們是非營利組織,大家都是義務幫忙,所以必須兼顧學員的上班時間,大概清晨五點多就上山採摘藍草,儘可能趕在大家上班前完成摘採工作,下山後,不趕時間的人會留下來整理藍草。」因為需要相互支援,學員間的感情變得更緊密,而大家也從中享受清晨上山採集原料的樂趣,這樣流汗的勞務便成為早期學員獨有的經驗。現在組織人數較多,有考量安全問題,採集藍草的工作,已分包給當地民眾,亦藉此創造當地工作機會。
「以前採集藍草的地點是在三峽山區,藍草生長在背陽處,有時在山坳看到茂密的藍草,我們會忍不住想要去採。不過受制於安全考量,很多時候是『看得到摘不到』,下山後,大家還會念念不忘山溝裡的藍草。」劉美鈴形容起學員採收藍草的身影:「大家彷彿上癮一般,拿起剪刀抓對方向順手後,便會不停地喀擦喀擦一路剪下去,那種節奏感是很令人愉快的。」對於蝸居都市太久的人們,揮汗的勞作也是紓壓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