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施明煌十年縱身農糧 種臺灣小麥歡喜如願

施明煌堅持把事情做對,讓原本只是彰化地區的民營麵包坊,領起「臺灣雜糧自主」的大纛;經過十四年努力,整合上下游資源,喜願搖身變成為讓民眾、企業、環境可三贏的社會企業,更奮而起身對抗糧食的傾銷;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故事吧!

文/李奕昀‧攝影/張裕民‧照片提供/施明煌

雲林莿桐鄉艷陽高照,剛搬遷到埔仔村的喜願麵包工坊,飄出一陣淡淡麥香。一九六○年出生、江湖人稱「施總兼」的施明煌站在門口颯爽地歡迎我們。他回想一九九九年初,與被譽為二林美國媽祖的瑪喜樂女士,商討喜願麵包的籌備事宜時,受瑪喜樂女士對生命的熱忱感召,當下感悟:「慘了,喜願麵包一定是一頭栽下去的行當。」果真,十五年他讓「做麵包」的意念,從平凡念頭落實為日後創造小農經濟的社會企業。

創業把事情做對 好事源源不絕

「剛開始其實沒有什麼偉大目標,只想要實踐對瑪喜樂阿嬤的承諾。」施明煌回想當時與瑪喜樂阿嬤的對話,自覺有些應酬成分,但也許是被瑪喜樂阿嬤的生命力觸動,施明煌認為不能「輕諾似瓦言」,加上當時已是高階主管的他,「自恃」可以創立獨一無二的企業型態,所以喜願在成立之初,便表明「不接受捐款」、「不申請補助」、「不向社會募款」的立場,以民間自營的方式來挑戰市場接受度。當時年近四十的施明煌,幾乎是校長兼撞鐘,從原料挑選到送貨,一手包辦,也因此讓他獲得「施總兼」(什麼都要兼顧)的美名。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