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三明治族群,嚐出生命好滋味

文/李奕昀

「趁能玩的時候玩夠本,免得以後不能玩。」「好累,好想退休……」「不知道身體能不能保持健康?退休金要多少才夠用……」以上是中年人常掛在嘴邊的話,多少反映對「後中年生活」的潛在焦慮。「中年」一詞被瑞士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是正中午的太陽,很多人也將之視為「人生高峰」,高峰隨之而來的就是「走下坡」;不過日本知名教育學家藤原和博在《愈活愈自在》推翻這種認知,他認為四、五十歲的人生仍能創造第二個波段,人生曲線在中年之後可以再次上揚,憑藉對生命的統整與認識,鼓起勇氣轉換想法、生活態度,而再創多個波段直到終老。

解嚴第一代 文化矛盾最深的世代

同樣認為中年「危機」可以是「轉機」的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楊蓓,指出這群人不同於父執輩經歷二戰與家庭關係緊密的成長經驗,一九八七年解嚴後,成為東西方文化衝擊最深的世代。「我們汲取傳統文化成長,卻在西方個人主義大舉登臺時步入職場,過程中到 底要『為別人』,還是要『做自己』的掙扎在這一代特別明顯。」楊蓓直陳這一輩人的心理特色,並在著作《叛逆中年》具體說明:「一九七○、八○年代正好臺灣經濟起飛,我們的成長與臺灣發展有一致性,此時生命目標堅定,也正是我們全力以赴的時候;到了一九九○年代,預備進入前中年期,臺灣面臨轉折,經濟進入高原期,但兩岸開放政策成為不確定的因素在影響著我們。」這種文化的衝突擺盪在建立事業(自我實現),同時要兼顧家庭(傳統責任)之間,加上近年受金融海嘯大幅裁員減薪影響,逐漸崩解的退休金制度,種種壓力容易在中年爆發。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