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建浤「字」成一格多桃下
文/李奕昀‧攝影/張裕民‧照片提供/葛建浤
走進葛建浤掛著各大綜藝節目表演剪影、廣告膠紙的工作室,很容易看到醒目的「多桃下」三個字;「『多桃下』就是臺語的倒頭寫,可是經過商標註冊的喔!」葛建浤熱情解說,一邊擺好紙墨準備要大顯身手給我們看。
或許是明白一般人連想都沒有想過字可以倒著寫,更沒看過「多桃下」(倒著寫)的真功夫,葛建浤很堅持要我們先看表演再決定訪談方向。
重新解構中國字 難以複製的才藝
正當我們還在反覆咀嚼「多桃下」的命名趣味,葛建浤早就開始揮毫;把字反轉一百八十度面對觀眾,顛倒著寫毛筆字,起初還真讓人「霧煞煞」,不看到最後,無法真正猜出來他到底要寫什麼,因為每一次下筆,葛建浤都是「從最後一筆」開始寫,包含筆順、撇捺、行氣,全部都是倒著來,行雲流水、蒼勁有力。如果有攝影機紀錄,把書寫過程倒帶,觀眾也會以為是正寫字。
「頭四年,我鑽研得很辛苦,寫出來的字都亂七八糟,」擁有十五年倒寫書法經驗的葛建浤自言,所有的文字布局不能以正常寫字的思考邏輯去規劃筆順,對他來說,這幾乎是自創一種新的字體,「寫的時候,一定要放棄以前寫『中國字』的筆法,以圖像的方法去拆解每一個字句,如果做不到這樣的逆向思考,就會一直卡住,最後就會想放棄了。」葛建浤不諱言許多人第一次看到倒著寫的書法,在驚嘆之餘,也會嘗試自行寫出倒寫的字,但是多半都鎩羽而歸,因為大家無法記住這麼多字句結構的安排,「有的同好曾用過粉筆倒著寫,因為比較好入門,只要記住筆劃就行了。」確實如此,畢竟粉筆寫出來的國字,沒有書法來得氣韻生動,更不需要思考下筆的輕重,而且有人也不是從最後一個筆劃開始寫,而是從正書的偏旁寫起,例如:張,有人會從「弓」開始寫,但換成葛建浤,他一定是從「長」的最後一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