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鉗組曲》的律動美
「保持身體動能,才能維持青春氣息。」我們可藉由音樂中的快活節奏驅動身體動能,促使身心保持活力。柴可夫斯基的《胡桃鉗》是一首能在優美旋律中激發身體輕轉旋繞的音樂,聽完身體變得有活力,重新啟動身體想動的方程式。
文/李明蒨‧照片提供/MUZIK 古典樂刊
有位朋友十多年前生了一場大病,面對病魔十分勇敢堅強,術後努力地調養身體,狀況一年比一年好轉且穩定,生活依然維持高活動力。但她的家人擔心她身體不堪負荷,每隔一段日子就提醒她不要太勞累,儘量不要上這麼多課程和參加太多活動。
而她的人生哲學是「要活就要動,絕不待在家當專業病人。」她活躍的生命態度感染了每個親近她的人,只是最近聚會看到她,她變得相當虛弱且沒有力氣多說話,只能在旁靜坐,不時閉目養神。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酷暑期間讓她的身體過度疲勞,終不敵夏日艷陽而中暑。中暑容易傷人的元氣,更何況對一位病人的元氣會更傷。想起她以前精神充沛、快樂忙東忙西的模樣,不禁想起她說的話:「要活就要動。」能動,表示精神好、體力好,是種幸福,我非常希望看到她再度快樂動起來生活。
生命活力由各種「動」組成,像是活動、運動、律動。生命的青春程度,非取決於實際年齡,而是生活態度,從身體對於「動」的渴望,可看出是否為青春生命。
人類從只能躺臥的嬰兒、到開始能翻身的那一天,是如此興奮的一件事;等到能爬行了,就直想探索爬行範圍可及的環境;能站立了,說什麼也不好好坐;有一天能走路了,更是奮力向前移動步伐,怕遺漏世界任何有趣的角落。這是正在茁壯的青春生命,能走絕對不坐、能坐則不躺;相較於成年世界許多人嚮往「能躺絕對不坐、能坐絕對不站」的發懶,恐怕是老化的象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