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打造熟齡第三人生,生活再加分!

大樹紮根披撒綠蔭 「三和瓦窯」火起不滅

文‧攝影/蕭孟曲

高屏溪,一路往南,過了嶺口,來到大樹。此段的高屏溪是中下游,沿途挾帶的有機質和泥土,隨著枯水期的緩流及河面的寬廣,沉積在兩岸,然而這正是創造大樹曾經烈焰燻天、黑灰熾瓦火紅產業的獨有資源,同時見證了磚瓦窯業的輝煌與沒落。

臺灣在傳統三合厝落的居住年代,磚瓦是重要的建材之一,而得天獨厚的大樹,在全盛時期有高達二十餘家的磚瓦廠,群聚的傳統瓦窯,終年紅焰不斷,灰燼不滅,如今只剩三和瓦窯獨撐大局,繼續守護著這珍貴產業的火苗。

三和瓦窯的前身是「順安號煉瓦工廠」,創建於大正七年,現任窯主李俊宏的祖父約在民國二十七年時買下這間工廠,為第二代窯主,正式由李家接手。在那年代,磚瓦窯業雖是當紅產業,卻也十分勞累又傷身,年少時的李俊宏雖然眼見父執輩辛苦經營,因無重責於肩,倒也度過無憂的童年。李俊宏憶起,小時候的大樹很純淨,平原、河邊種植著香蕉、蘆筍、西瓜、苦瓜等作物。每天都到九曲堂火車站搭乘早上六點二十分那班火車,進入屏東市區唸書;而放假時,他會和附近的大哥哥一同來到河畔堆石頭排出斗大的字,當坐火車行經舊鐵橋時,往下眺望和同伴排的字,就感到奇樂無比,童年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時代轉,產業不得不轉

大樹磚瓦窯業於民國三十、四十年代歷經了產業高峰,民國五十三年發生了白河大地震,對於不耐震的磚瓦結構的屋舍,造成嚴重的災害,大量的傳統屋厝倒塌,復因民國六十六年的賽洛瑪颱風,更是為高雄帶來連續的傷害,鋼筋水泥產業的崛起,民眾改建水泥樓房,大樹磚瓦窯的景氣從此一落千丈。而臺灣輕工業的發達,加工區的設立,也導致窯業的沒落,幸好金門的古厝整修,讓古法燒製的三和瓦窯,還能撐過一段時日。

RELATED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