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卡,數位落差行動車 把電腦帶進爺奶的家
文/王郁燕‧照片提供/台灣數位文化協會
麵包車的環島夢,啟動胖卡計畫
二○○八年,四名大學剛畢業的大男生,意外地接下朋友的二手麵包車,雖然車輛老舊,但外型相當小巧可愛,他們開始思考該如何運用這臺車。當時 3G 網路已趨完備,無線網路普及率較高,無論到哪裡都能無線上網,加上筆電隨時可以帶著走,於是他們想只要開車到不會淋雨、又有電和桌椅的地方,就可以到偏鄉教阿公、阿嬤學電腦,因此將麵包車取名為「胖卡」,「胖」就是臺語的「麵包」、「car」就是「車」的英文發音,就這樣開啟已超過二十多萬公里的「胖卡計畫」。
一開始他們沒有太多經費,也無法帶太多臺筆電和數位設備到處跑,後壁菁寮的長老教會剛好有個由中華電信和資策會支持的電腦教室,於是就從這裡開始,第一站是後壁,第二站是林邊。開啟胖卡計畫成員的吳哲銘說:「因為我們都是上班族,當初就以週末行動的方式進行,週末先把車開到當地上課後,再搭火車回臺北,下週末再搭大眾運輸系統到當地,把車開往下一站上課,延續好幾個週末,才從南部繞到臺東、花蓮,慢慢回到臺北,完成微環島的旅程。」
走入社區,發展地區特色
六年來,胖卡團隊上山下海,上課一千多次,移動範圍覆蓋北、中、南、高、屏、東等縣市,讓不少長輩對電腦產生興趣,不但會玩臉書、經營部落格,還透過數位工具,協助偏鄉社區發展在地特色。
吳哲銘表示,「我們不是在教電腦,我們是陪長者玩電腦。」因為胖卡是自發性的青年團隊,沒有制式的規範,這群人只是盡自己的能力和想法,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