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規劃人生最後一章
日本這幾年流行「終活」,所謂的「終活」就是迎接人生的終點而作準備,包含安排死後的喪禮、墓地、遺產,以及面對死亡的治療方式等,也能從安排身後事中反應自己的生命哲學。
文/劉黎兒
我去年訪問動漫大師宮崎駿,問及他對生死的看法,他表示:「被問到自己如何看待生死,那可考倒我了,有些事或許不到時候會不明白,或許自己瀕死的時候也是慌慌張張地。但我經歷過幾位友人之死,或看著他們為了挽回瀕死之局所作的努力,稍微建立了我的生死觀;要是我知道自己就要死了,想一次解決,把大家找來,跟他們說聲『辛苦了』、『謝謝』,我希望這種臨終的告別、招呼,能構成一種文化!」
像宮崎駿的想法是屬於所謂「尊嚴死」,類似「安寧療護」,順應生命自然起落終結、崇尚臨終尊嚴,而有餘裕跟親人從容告別,他說:「許多挽留生命的臨終治療對我而言有違和感,好像多活一秒也好;或是找了和尚來,讓病人懺悔一陣子後,醫生來宣告說:『御臨終』,這太奇怪了!但現在都這樣做,醫院也只好如此,插了一堆管子,當事人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死。」
宮崎駿無法接受人生最後的幾分鐘還要遵守習俗、信仰,與當事人生命無關的禮儀做法,死亡無法由自己決定,而是由醫師宣布,好像人只是普通生物體,他認為人的生死並非呼吸而定。
過度的臨終治療或無法預計存活期,常常讓當事人或周邊的人措手不及,因而感到遺憾,宮崎駿又說:「像我去探望朋友,他伸出手要握我的手,我握了,也沒多想就把手放開,但我一離開不久,他就死了,我才知道他體悟到自己即將離去,如果我早點知道,或許會說點用心的話,結果我不清不楚地就錯過他離去的瞬間,有些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