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農X半畫 洪江波從土地結穗的藝術
文/李奕昀‧攝影/張裕民‧洪江波;畫作提供/洪江波
洪江波,熟識的人都暱稱他「波哥」,和他攀談時,圓圓的臉始終帶著靦腆的笑意。若不是和波哥接觸過兩、三次,實在很不容易和他築起熱烈的話題──除了繪畫之外。
「膠彩畫的原料是用礦物或是植物提煉出來的色料,再加上動物膠來調色,例如早期白色顏料就會用蚵殼磨成粉和上鹿膠而成……以前要用的時候,還要把膠加熱才行,所以說冬天的膠彩顏料特別難化開。」波哥解釋一遍膠彩畫調色過程,連自己都有點嫌麻煩而覺得好笑。不常涉入繪畫領域的人可能會認為所有上色的顏料都像水彩一樣,一管一色,想調什麼顏色加點水就行,不過膠彩的上色媒介是「膠」,濃度和水不同,因此增加了調色的時間和難度,但也由於它以礦粉、動物膠為原料,保持畫色相對持久;同樣的,水墨畫暈染的技巧,是藉由水的毛細作用擴染出去,但膠彩暈染的視覺效果,必須一筆一畫層層堆疊才有縹緲靈秀的風景。
經過波哥的解說,也不難發現為何膠彩畫與他如此相契,策展人呂佩怡是這樣形容:「膠彩的細細描繪,非得像洪江波這樣耐得下性子才行。」因為如此,行事不疾不徐的波哥,筆下風景總帶著剛毅和溫厚。
從後龍出發,再回到家園
一九六四年出生在苗栗後龍出生的洪江波,國中畢業後向哥哥洪平濤學畫,後來拜蘇峰男學習水墨,在離家北上的生活,也曾開過茶藝館、開陶藝課「討生活」,結果生活沒有因此更富裕,反而在陶藝班「討到一個老婆」,成了美麗的插曲。一九九四年,波哥開了個人畫展,當時他仍以水墨作品為主,直到九六年,或許是對故鄉和自己的認識更深,因而逐步加入膠彩的繪畫技巧。「一開始嘗試把顏色上在水墨作品,看起來有點像『彩色的水墨畫』,技巧比較穩定之後,才完全轉向膠彩畫。」雖然技法轉向,但是波哥的膠彩畫總有水墨留白的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