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病禮儀人人都該懂,卻從來沒人教過我們
《探病為何最好別問「你還好嗎?」》蕾堤‧柯亭‧波葛賓 著;吳書榆 譯;三采文化 出版
不見得每一位病患都應該要(或想要)有人探病
我先生伯特堅持,在他動過髖部手術後不接受探病。一開始他說,這是因為他吃了止痛藥之後會昏昏沉沉的,後來他說,他不想招待任何人,他只想躺在床上,看冬季奧運跟打盹。接下來他的理由是,他不想讓朋友看到他一副邋遢、拖著腳到處走的樣子。最後他承認,他之所以不想見到訪客,是因為他覺得動髖關節置換手術「某種程度上是自我放縱,就像拉皮」,而不是一種疾病,如果朋友們在上班日來家裡看他,會讓他反感。
我提醒他,他一拐一拐地走路已經好幾個月了。一整個夏天,他走路時都會痛,也不能打他最愛的網球。現在,醫生務實地向他保證,他在6個星期內便能走動,12個星期內便能回到網球場。我堅持:「希望身體發揮功能跟自我放縱無關。」
「我不要訪客。」伯特說。
過了好幾天後,我才重提我的計畫:「喬依絲和麥克斯想要來看你。」(他們兩人都是老朋友,麥克斯是伯特的網球球友,喬依絲是我的朋友,也是我的癌症專家之一。)「星期天我們和他們一起吃早午餐,我會做好義式烘蛋。」
伯特搖搖頭。
「幹麻不要?你已經好多了,而且你也很清楚和他們相處很輕鬆。」
「我跟妳說過了,我不要訪客。」
「該死!」我說,「我們一整個星期都關在這裡。我要訪客!」
說到這裡,他就屈服了。
基本原則是:不是每個人都希望有人來探病。伯特不想,我不想,還有幾十個人也告訴我,生病時他們寧願獨處。但是,與其直截了當地問朋友需不需要有人陪,我們假設應這樣做而且病人也希望我們這麼做,因此繼續探病。我們不會問對方該不該去,因為不希望生病的朋友以為我們設法推諉,不去探病。朋友不會要求我們不來探病,因為他們擔心這會讓我們感到被嫌棄,或者是我們的分量不夠,沒有資格出現在他們床邊。而傳統的探病禮儀,以及我們腦海中反覆播送的問題,又讓整件事變得更複雜:我們怎麼能不去看他們呢?我們是朋友啊!他們怎麼可能不希望我們去呢?難道我們不受歡迎嗎?
實話實說的實務基本規則
若你認同我的探病誠實為上策,以下的實話實說新禮儀基本規則可供參考:
1請病患對你以及所有的朋友坦誠相待,並表達他們的喜好:看看他們是否希望不要有訪客,一天當中有沒有哪些時段歡迎朋友來訪,病房裡一次可以容納多少人,或每一次探病的時間限制是多長。
2誠實看待自己的探病態度:工作與家庭的日常要求所造成的壓力已經很大了,基於這個理由,不論你多想見一見生病的朋友,你都應該會感覺到自己也很捨不得那些強迫自己耗在朋友病房裡的時間,你本來可以將這些時間花在陪小孩或趕工作的限期上。如果你對探病的最初反應是痛恨,那就讓你自己的內疚量表來當指引,讓朋友失望會讓你比較愧疚,還是讓小孩失望或趕不上專案期限?若是前者,那就把你的壓力吞下去,去探望你的朋友(假設他們想要有人探病)。但如果你覺得讓小孩失望(比方說,你這個星期已經每天晚上都不在家了)或面對主管(他最近已經到嚴苛的程度了)比較愧疚,那就誠實地向病患說明這些情況,我相信他們會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