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山百年蒸籠 傳家四代「蒸的」老手藝
文/禹鐘;月攝影/陳美智
相傳中國漢高祖時代,韓信將軍歷經數日戰事,為了一解紮營炊食解飢,又怕曝露雙方軍營位置,幾經苦思後,發現用水氣蒸熟的食物耐久放、利於食用又不易腐敗,則使用竹木材料來製作炊具、更做為煮食器皿,「蒸籠」的稱號則口耳相傳,廣而為人所知。然而,隨著時日推進,流傳千年的老技藝不但沒有淹沒在歲月裡,傳統功夫仍代代相傳下去,其後傳到了蕭生育、蕭文清等人的手上,他們數年如一日堅持用雙手劈敲、編織一個又一個的蒸籠。
大陸遠渡臺灣為圓生意夢,不分晝夜沿街叫賣蒸籠
回顧七十多前的寶島臺灣,時值日治時代,隔著一條臺灣海峽,當年的福建省莆田縣治安混亂、土匪猖獗,看好臺灣社會安定、物資豐饒,家中經營蒸籠生意的鄭玉團,便跟著四叔公一行人來臺,不多久臺灣光復,榮景一片大好,圓了生意夢。 現年八十七歲、第二代傳人蕭生育回憶起岳父鄭玉團的經歷表示,在臺出於機緣下結識髮妻後,便跟著岳父做起蒸籠生意,習得岳父一身手活技藝;但由於初期飯店、餐廳少,蒸籠業者便須同時下業務般陌生拜訪,常常天未亮出門,剛開始是挑扁擔沿街喊賣,後來有了推車,便協力推車叫賣,最遠曾經從艋舺走到現在的三峽、基隆、士林、桃園等地。蕭生育笑著表示,「逢年過節較多人買蒸籠,平常則靠努力到處叫賣,古早賺錢比現在困難百倍。」
一步一腳印的沿街叫賣維持了四年,終於在民國三十八年迎來了新店面,落地生根於中華商場,「原本挑扁擔、推腳車時期,店名是『協和蒸籠』,開店有了公司行號,拿給算命師取名為『富山蒸籠』,意即富貴如山,店名一直沿用至今。」後來中華商場因政府集中改建、撤遷,店面搬回了繁華熱鬧的艋舺、當年有蒸籠街之稱桂林路的現址。蕭生育指出,時年光復後市場蓬勃,飯店、餐廳如雨後春筍冒生,因此臺灣第一家茶餐廳的馬來亞餐廳、知名歌手駐唱的紅寶石西餐廳等店的訂單湧入,店鋪生意忙得轉不過人手,「當年一個月薪資二百元上下,馬來亞月餅一塊就要價三百二十元,但蒸籠一個才三十五元,利潤不高,薄利多銷,賺來的每一分錢都是辛苦錢,忙不過來會拉著妻小逗陣做,做得慢還唸他們:『來不及了,還不趕快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