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四首歌曲》綜合人生的美麗與哀愁
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在晚年寫下《最後四首歌曲》,曲中不只是當下的絕望,還有過去對浪漫事物的嚮往,綜合出美麗與哀愁的多重情緒。
文/李明蒨
藝術療法的目的是透過戲劇、舞蹈、繪畫、芳香、音樂、園藝等項目,與生命開啟親密對話,改善身、心、靈的平衡。藝術做為單純才藝,與做為身心療癒最大分別在於強調用心覺察、感受生命內在豐富質地與細微變化,進而湧現幸福感。
過去社大有位學員,退休後失去人生方向,在應該享受另一個黃金歲月之始,反而憂鬱不已,終日愁苦。在朋友推薦下,報名我在社大的「音樂與心靈」課程,一上就是數年。幾經音樂與自我開啟對話之後,她慢慢找回真實的自己。她的衣物色系從沉重的灰、黑轉變成粉色,進而激發出習畫的興趣,在畫作中真誠展現的自己,多為甜美、溫柔意境。她說:「藝術幫助她的感官重新開啟,現在生活因內在變得豐富而幸福喜悅。藝術治療是一種帶有美感的心靈療法,在重拾美感人生的同時,心靈重獲舒暢。」
音樂家的創作之美,即來自心情解放的成果。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在人生最後寫下美麗與哀愁的《最後四首歌曲》,是他晚年自我心靈療癒的創作。
理查‧史特勞斯是後期浪漫樂派的代表性人物,交響詩、歌劇和歌曲是他主要創作範疇。今年七月份在國家戲劇院由國家交響樂團 (NSO)上演,佳評如潮的歌劇《莎樂美》正是他筆下大作。論題材、論音樂皆屬於風格強烈,創新刺激。強勁的影響力從一九○五年首演,相隔一百多年後至今仍在發酵,挑動觀眾感官功力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