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奶奶的釀豆腐料理 飽含和平的盼望
文‧攝影/袁皖君
拜訪彭奶奶的當天,戶外是將要驟降雷雨的陰沉天氣:空氣濕悶、狂風捲起、天色暗沉,仿似要襯托談話的內容般。透過彭奶奶口述的戰時回憶內容,令我身歷其境地感受到那時空的各種慘痛與大時代的無奈。
一窮二白、苦中作樂的年代
「窮得沒飯吃,只能在鄉下挖地瓜煮熟。每天媽媽就蒸了一大鍋地瓜,但又怕地瓜吃多了胃會有酸水,所以上面都要鋪一層薄薄的白米飯,蒸熟了就跟地瓜一起吃。偶爾配上自己家種的菜,就是一天的飲食。」經過了這麼多年,彭奶奶回憶起那段戰時的苦日子,還是深刻且仔細地記得那些日子裡吃不飽的辛酸事。「那時候的米很貴、油也很貴,油要到街上去拿個秤量著賣,另一端是個小罐子裝油,因為太苦了沒東西吃。記得有一次,我母親把榕樹葉子的芯摘下來,用米磨成粉加入這些芯,煎成餅給我們吃。簡直苦啊,都吞不下去。那時候大家真傻,也不懂直接拿田裡的野菜來吃。」
「那麼有沒有什麼菜是讓您念念不忘的?」我問。「有。平常吃得很苦,但在逢年過節時會吃好一點。好比有道客家菜釀豆腐,這是我們全家都愛吃的。我們那時候住海邊,釀豆腐裡都會加上豬肉、鮮魚跟鮮蝦一起去蒸,味道特別美味。」彭奶奶的父親曾於抗戰時住在家鄉海邊,賣過魚。當時他們補充營養也會用魚蝦來取代一般肉類。「過年時我們都會吃一種廣東人愛吃的炸花生餃,就是把麵糰桿成餃子皮,然後自己把花生碾碎,拌進砂糖,然後包進餃子裡,再拿去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