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會自己康復嗎?
各位爺爺奶奶們,家裡的孫子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狀況呢?
32歲的黃爸爸,無奈地帶著8歲的孩子到醫院就醫:「醫師,我的孩子不專心,整天都在做白日夢,連在家寫功課要摸上好半天,講不聽,安親班老師整天都抱怨他上課東張西望,跑來跑去,非常坐不住,哎。整天精力充沛,沒有一刻是安靜的,做事情又沒有系統,房間總是一團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指出,從20世紀末迄今,已經有許多影像學研究,發現了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個案的腦部內分泌與發展上有明顯異常與落後,進而證實了ADHD是個先天存在的診斷,越早被發現,就能越早評估並進一步接受治療。雖然在2013年公布的新版診斷準則中,已經很明確把ADHD歸類在神經發展疾病的範疇中,但仍有許多家長與民眾,把ADHD當作是孩子不夠認真,不夠努力,甚至鼓勵孩子「做自己」就好,殊不知他們就已經是因為這樣,而承受了無比的壓力與誤會。
蔣立德指出,上述兒童案例,是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診間,很常遇到的狀況。但即使雖然很接近過動兒症狀,但一定要經過審慎評估之後,才會更了解事實真相,因為即使同樣的行為表現,也常會因個人主觀感受而有不同看法。而有ADHD成人,即使好動衝動的症狀,已經隨著年齡增長與社會經歷而逐漸收斂並改善,但仍殘存著些許的特色,更不用說是緊跟著自己的分心問題了。
蔣立德表示,ADHD的診斷往往需要經過好幾次門診,確認個案從小在不同的情境下與年齡中,都曾經長期出現注意力缺失或過動衝動症狀,才能確診。一旦確診,我們才更能有系統地討論下一步的治療模式,試著幫助無助的孩子與家人,將生活步調逐漸拉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