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奶的「智慧財產」
每個人都有一段精采且豐富的人生故事,那是個別、私屬、有味的,且意趣別具的經驗,年老時若有機緣站在臺上講給少輩者聽聽,應該是另一段不錯的機遇。
文/游乾桂
人生中有兩本大書,一本是自己,一本是自然。前者意謂著個人的人生史,由自己譜寫;後者是天地的人生史,適合停聽看。歲月淘洗之後,每個人都有一段精采且豐富的人生故事,那是個別、私屬、有味的,且意趣別具的經驗,年老時若有機緣站在臺上講給少輩者聽聽,應該是另一段不錯的機遇。
美國的歷史學者蘇珊‧波史坦女士深知這個味道,把想法落實成為美好的「長者說故事」行動,在紐約成立「長者傳承藝術」,推動逾三十五年,他們培訓一群為小朋友說故事的長者,傳承自己的人生智慧與生活經驗。
在臺灣,果陀劇場與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聯手,設計新型的「活化歷史」方案,讓長者重新從衣櫥裡找著那件久久未穿的華服,施上薄粉,站上高約三寸的講堂,笑臉盈盈的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他們不用準備,只講自己,彷彿一篇篇口述歷史。更重要的是老年因而重新獲得生命活力,人生魅力,激活快樂基線,精力充沛的穿梭在課堂之間,老少一堂,畫面極美。
說與聽故事在我看來是基因!它有別於書的「知識傳法」,故事中往往摻雜著人生閱歷與哲學,具有獨特的魅力,小朋友非常喜愛。